附件2
编 号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申请书
型类型号063 课题名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林 婷
所在单位: 闽清县第一中学
填表日期: 2019年5月20日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4月制
填 表 说 明
1.封面左上角“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
2.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负责人 系指承担课题研究和负责课题组织、指导的研究者。课题研究经历上报材料应附立项和结题证明。
所在单位 指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课题组主要成员 指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不含课题负责人。
预期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至少填报3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3.填表字体统一规定宋体5号,各栏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
4.《申请书》原则上要求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申请书》一式四份。
一、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的研究
起讫时间
2019年5月~2021年6月
课题
负责
人
姓 名
林婷
性 别
女
行政职务
教 龄
38
学 科
数学
专业技术职务
正高级
最后学历
本科
手 机
13960897436
办公电话
22372438
课题研究经历
主持并完成的课题名称(附立项和结题证明)
批准立项单位
高中课堂动态生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
省规划办
2012.8至
2014.9
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
市规划办
2009.1至2012.2
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不含负责人,限填12人)
姓名
教龄
学科
职称
单位与职务
电话
签名
1
林世鸿
17
一级
闽清一中
13960898568
2
卢秋丹
13
15960056630
3
林青松
25
高级
13805026927
4
徐杰霞
16
13960899628
5
林浩
18
13950373155
6
余永辉
36
13799948197
7
林捷鸿
二级
18396110595
8
陈 航
21
13860658642
9
张和生
28
13950459298
10
姚友升
23
18950021568
11
郑 君
13509316388
12
翁洁莹
15960051272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选题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1、选题的意义
数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抽象性。数学抽象是指通过观察、分析,撇开事物表象的、外部的、偶然的东西,抽出事物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东西,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上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数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并用数学符号或数学术语予以表征。数学抽象作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首,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它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数学抽象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选题的价值
(1)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而这些正是中学生成长与自我发展的必要因素。
(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数学教学进行研究,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典型案例,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套可行性强的“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策略,为高中课堂教学提供借鉴材料,以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对现有成果及代表性观点的综述和评价)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教育部于2015年10月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稿》内部征求意见稿中阐明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四个要素;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发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并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近几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广泛讨论的热门问题。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到数学学科上,“数学素养”也受到广大数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普遍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具体提出了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其中“数学抽象”作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首,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学校、教科研单位都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迄今为止的研究尚处于一种尝试的状态,缺乏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真正实证性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在教学中缺乏理论的指导,更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从而制约了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提高。本课题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材料,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键性概念的界定
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数学本质特征,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具体提出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抽象:是指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
数学抽象:是指通过观察、分析,撇开事物表象的、外部的、偶然的东西,抽出事物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东西,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上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数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并用数学符号或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3)通过实验研究,形成一套可行性强的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案例,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提供借鉴材料。
(4)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提升教学能力,培养有个性、有风格、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2.研究内容
(1)针对当前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数学,形成数学抽象思维的因素。
(2)对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数学抽象思维的因素,采取案例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包括阶段任务和阶段成果)
1、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年5月—2019年9月)
主要指实验前期酝酿、策划及各项准备工作。在此阶段,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开展论证与申报,拟定研究方案,填写《申报表》,组织研究力量,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同时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软件、硬件设备的建设。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2月)
⑴举行开题论证会,制定研究计划,进入实质性研究。
⑵在专家指导下按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制定阶段达成目标。
⑶深入课堂听课,研究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数学,形成数学抽象思维的因素,探索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策略,并将教研和教学紧密结合,及时开展研讨、反思和总结。
⑷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研究研讨会,总结交流,并进行阶段成果展示。
⑸撰写中期研究报告,进行中期论证,交流研究论文,接受专家中期评估验收,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21年2月—2021年5月)
⑴召开课题结题筹备会,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
⑵评选优秀课例、观摩课(实录)、论文等;
⑶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准备结题,接受专家鉴定;
⑷总结经验,升华理论;
⑸科研成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2、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教研、管理三方人员共同合作进行研究与实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调整研究实施的方法与进程。在研究过程中,辅之以如下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展开研究,了解、分析影响学生形成数学抽象思维的诸多因素,为研究过程的实施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对实施过程进行随时调控,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课题成果的有效性。
(2)文献研究法:检索资料,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研究国内外关于“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相关理论知识,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和启示。
(3)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有重点的分析、反思,探索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途径。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磨等研讨活动,对比、分析相关要素,提炼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随时积累素材,总结得失,及时将每一阶段的经验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将实践经验撰写成规律性材料,以论文、展示课、问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
(5)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组成员的任教班级为对象开展实验研究,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构建理论假说,搞好实验设计和实施。通过实验研究,完善理论假设,检验课题研究成果的实效,以保证课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3、成果呈现形式
(1)开题报告(2019年9月完成)
(2)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数学,形成数学抽象思维的因素的调查报告(2019年9月完成)
(3)优秀教学案例汇编(2020年7月完成)
(4)教师研究成果汇编(2020年7月完成)
(5)“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研究”中期报告(2020年5月完成)
(6)教师发表的论文汇编(2021年3月完成)
(7)“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研究” 研究成果(2021年3月完成)
(9)教学录像、研究成果光盘(2021年3月完成)
(10)“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研究”结题报告(2021年4月完成)
(六)研究主要的创新之处
(1)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并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2)对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数学抽象思维的因素,采取案例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借鉴材料。
(3)以教材为载体,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途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课题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等)
我校数学教研组是省第二批“基地学校”,本课题组成员是数学教研组的中坚力量,他们上进心强、教科研水平高、专业基础扎实。课题负责人林婷老师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学科教学带头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和教科研能力,主持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曾在核心期刊《数学通报》等CN刊物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课题组成员均为学校骨干教师,其中市级骨干教师6人,他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高,因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课题研究中。
近几年来,林婷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完成了如下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农村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与推进研究》于2013年4月结题验收;(2)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课堂动态生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于2014年5月通过结题验收,并获得2018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 2006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承担市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评价与管理的研究”的子课题《普通高中新课标课堂探究教学实施的研究》于2009年11月结题验收,并在省教育厅课题评选中获二等奖;(4)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于2012年2月通过结题验收,并获得2013年市课题评选一等奖;(5)市规划办课题《有效使用高中数学教材的研究》于2017年11月通过结题验收.
本课题组在完成相关研究课题中已经积累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相关的理论著作和工具书。确定本课题前,课题组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学校图书馆有充足的基本文献资源,并订有100多种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教学期刊,这些文献资源均可供本课题研究使用。此外,可充分利用我校现代化的办公、教学手段,利用校园网、资料室等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高度重视,在教科研方面大量投入,对课题研究的时间、经费给予全力支持,以保证课题组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便利的条件从事课题研究。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开题报告
报告、课件
2019年9月
影响学生形成数学抽象思维因素的调查报告
优秀教学案例汇编
汇编
2020年7月
教师研究成果汇编
中期报告
2020年5月
教师已发表的论文汇编
2021年3月
教学录像、研究成果光盘
光盘
结题报告
2021年4月
三、课题单位及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课题单位意见(情况属实与否,是否同意申报立项,并给予课题研究必要经费及人员等支持以完成课题研究的预期工作)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意见
单位(盖章):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单位(签章):
附件3
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
(3)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有重点的个案进行分析、反思,探索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途径。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磨等研讨活动,对比、分析相关要素,提炼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策略。
(3)以教材为载体,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途径和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我校数学教研组是省第二批“基地学校”,本课题组成员是数学教研组的中坚力量,他们上进心强、教科研水平高、专业基础扎实。课题负责人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学科教学带头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和教科研能力,主持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曾在核心期刊《数学通报》等CN刊物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课题组成员均为学校骨干教师,其中市级骨干教师6人,他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高,因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课题研究中。
近几年来,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完成了如下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农村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与推进研究》于2013年4月结题验收;(2)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课堂动态生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于2014年5月通过结题验收,并获得2018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 2006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承担市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评价与管理的研究”的子课题《普通高中新课标课堂探究教学实施的研究》于2009年11月结题验收,并在省教育厅课题评选中获二等奖;(4)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于2012年2月通过结题验收,并获得2013年市课题评选一等奖;(5)市规划办课题《有效使用高中数学教材的研究》于2017年11月通过结题验收.
主持人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成员四
成员五
附件4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
2019年度课题申报汇总表
汇总单位(签章) 填报时间: 2019年 月 日
序号
申报单位
(全称)
联系电话
课题方向 (学科)
一般课题 (勾选)
专项课题 (勾选)
林 婷
福建省闽清第一中学
√
14
15
教科室负责人: (签名) 联系电话: 手机:
备注:1. 本表发送邮箱的电子档必须用excel表格填写,勿用word表格。
2. 汇总单位和申报单位的名称必须用全称,以汇总单位和申报单位印章上的名称为准。
3. 纸质表格中汇总单位处必须先填写名称后盖章。
4. 学科要写明学段,分中、小、幼。如“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幼教”等。